一、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在采矿学中,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充填采矿法的关键环节。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决定了充填体的强度、稳定性和采矿效率。
以下是对充填材料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的详细叙述:
密度
密度是指充填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反映充填材料质量分布均匀性的重要指标。在充填采矿中,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充填体的质量和采矿效率。密度过低可能导致充填体强度不足,影响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密度过高则可能增加充填成本,降低采矿效率。因此,在选择充填材料时,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和采矿要求,合理确定充填材料的密度。
松散密度
松散密度是指充填材料在松散状态下的单位体积质量。与密度相比,松散密度更能反映充填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在充填过程中,松散密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密实度和孔隙率,进而影响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取和充填工艺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松散密度的影响。
孔隙比和孔隙率
松散堆积的充填料含有大量的孔隙,这些孔隙对充填体的强度有重要影响。孔隙比是指充填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而孔隙率则是指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充填体的体的密实度和渗透性能。孔隙率过高会导致充填体强度降低,而孔隙率过低则可能影响充填渗透性能,使多余的水分难以排出。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充填工艺的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大小。
含水率
充填体中的含水率也是计算充填体密度、孔隙比和含水饱和度的依据。含水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过高的含水率会导致充填体强度降低,甚至产生塌陷等安全问题;而过低的含水率则可能使充填体过于干燥,难以形成密实的充填体。因此,在充填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含水率的大小,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通常是指20度条件下水通过充填料集合体的速度。在充填采矿中,渗透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充填体的渗透性能。当采用水砂充填时,需要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因此需要充填料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过高可能导致充填体过快失水,影响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渗透系数过低则可能使多余的水分难以排出,增加充填成本。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充填工艺的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渗透系数的大小。
充填料颗粒形状与粒级组成
充填料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对充填体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由于充填料颗粒的形状不规则,因此通常用等效粒径来描述颗粒的大小。等效粒径是指与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球体的直径。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密实度和孔隙率,进而影响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充填工艺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颗粒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由于这个充填料它的颗粒是不规则的,不是圆形的。所以我们通常情况下,是用一个等效的粒径来描述这颗粒的大小。那么这个物料的等效粒径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利用这个公式的话,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充填颗粒的它的等效粒径。
粒级组成特征值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充填料颗粒的粒级组成,通常需要计算一些特征值。这些特征值包括中值粒径、有效粒径、平均粒径和不均匀系数等。中值粒径是指累积含量50%的颗粒粒径,有效粒径是累积含量10%的粒径。平均粒径是指颗粒的加权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则反映了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特征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充填工艺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值的影响。
下面这个公式是用来计算粒级的平均粒径。
那么我们对不同粒径的含量的组成进行了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到整个粒级的平均值。
不均匀系数,用下面这两个公式来计算。
二、充填料浆配比参数
充填料浆的配比参数是影响充填体质量和采矿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是对充填料浆主要配比参数的详细叙述:
灰砂比
灰砂比是指胶凝材料与骨料质量的比。在充填采矿中,灰砂比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灰砂比过高可能导致充填体成本增加,而灰砂比过低则可能导致充填体强度不足。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参数的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灰砂比的大小。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的影响,以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比例。在充填采矿中,水灰比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强度、稳定性和流动性。水灰比过高可能导致充填体强度降低,甚至产生塌陷等安全问题;而水灰比过低则可能使充填体过于干燥,难以形成密实的充填体。因此,在充填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的大小,以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水质、水泥类型等的影响,以优化充填体的性能。
我们前面提到过水一方面是起到水泥与骨料之间的一个搅拌混合,形成一个流动的浆体,第二个的话水在其中也是对我们输送起一定的作用。一般我们输送是通过管道,因此这个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中是要通过水来起作用。但是水灰比这个会影响到我们充填体的强度和质量,水太多了会降低充填体的强度。另外多余的水在井下还要排出来,所以要控制水灰比。
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是衡量充填料浆流动性质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了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两种表示方式。在充填采矿中,质量浓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过高的质量浓度可能导致充填料浆流动性降低,难以输送到采矿区域;而过低的质量浓度则可能导致充填体强度不足。因此,在充填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参数的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质量浓度的大小,以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充填系统(如水砂充填、胶结充填、膏体充填等)对质量浓度的不同要求。
充填料浆配合比参数它主要受以下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个充填材料,不同的充填材料会影响不同的配合比,比如说河砂、细砂、尾砂、棒磨砂,甚至矸石或者是废石,不同的这种充填材料,它的配合比也就是与水泥的配合比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就是系统情况,我们的系统有胶结充填、有水砂充填、有矸石充填,对于这些不同的系统,它的搅拌,它的制作是不同的。
第三个充填倍线,充填倍线是指从地表到充填点管道的总长度与从地表到充填点垂直距离的比值。
第四个就是采矿对充填体质量的具体要求。是矿房充填还是矿柱充填?那么不同的采场,它对充填体的强度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通常这个配合比要通过室内实验来进行优化设计,不是说随便能够计算出来的。因为不同的矿山,不同的充填料,不同的矿房、不同充填点,它对这些充填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参数
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是影响充填效率和充填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充填料浆制备之后,是要从制备点通过管道或者是其他方式把它输送到采场中。到了采场中,充填料浆也需要具一定流动性才能更好的充填到采场这个中间。我们主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充填料浆的流动性。
以下是对充填料浆主要流动性能参数的详细叙述:
流量和流速
充填系统的生产能力通常可以用流浆体的流量来表示。流量和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充填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在充填过程中,需要根据采矿区域的大小和充填要求,合理确定流浆体的流量和流速。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直径、充填倍线等因素对流量和流速的影响,以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临界流速
临界流速是指维持充填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物料处于悬浮状态所需的最小流速。为了避免堵管和提高充填效率,流速必须大于临界流速。在充填过程中,需要根据充填料浆的配比、管道直径和充填倍线等因素,合理确定临界流速的大小。同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添加减水剂、优化管道设计等)来提高充填料浆的流动性,确保流速大于临界流速。
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是指浆体在管道中流动必须克服与管壁产生的摩擦阻力以及浆体产生湍流时的层间阻力。它是进行充填系统计算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充填过程中,需要根据充填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采矿要求,合理确定水力坡度的大小。同时,还需要考虑深井充填时减压的问题,根据水力坡度的大小来确定减压的位置和减压量,以确保充填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坍落度及坍落扩散度
坍落度和坍落扩散度是评价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的指标。它们反映了充填料浆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的流动顺畅性以及充填采场中充填的难易程度。在充填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来测试充填料浆的坍落度和坍落扩散度,并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充填料浆的配比和输送参数,以确保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充填系统对坍落度和坍落扩散度的不同要求,以优化充填体的性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充填料浆的配比参数以及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参数是影响充填体质量和采矿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充填采矿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和采矿要求,合理确定这些参数的大小和范围。同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优化充填体的性能,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可以通过优化充填料浆的配比、改进输送系统、加强充填体的监测和维护等方式来提高充填体的质量和稳定性。此外,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充填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方法,以推动充填采矿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